新聞詳情
減少木材干燥開裂方法分析
研究表明:半纖維素是木材細胞壁成分中耐熱性最差的材料,在熱處理作用下,能夠發生聚合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聚合物,從而降低木材的吸濕性,減少木材的干縮:同時,它的化學結構(如降解、重組和結晶度降低等)的改變,可釋放木材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收縮應力,同時其在細胞壁中僅起到填充物的作用,對木材的力學性能的變化影響較小,這就為木材干燥過程中收縮應力問題提供了一條有效的解決途徑。
齊春華、程萬里等人研究了高溫高壓過熱蒸汽條件下處理木材,在溫度為80-180,濕度為0一100%條件下,得出如下結論:經高溫高壓處理,木材的抗壓強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,化學成分發生了微小變化,從木材機理上解釋了高溫高壓過熱蒸汽處理對定向性改善的原因(收縮應力得到釋放),并對溫度對半纖維素的影響程度進行了分析,指出:溫度在120℃以下、相對濕度為40%以下的處理材,綜纖維素的含量沒有發生明顯變化。當溫度高于160℃時,隨相對濕度的增大,綜纖維素的含量略呈減小的趨勢。當相對濕度在60%以上、溫度在120℃以上時,綜纖維素含量略有減小,此時半纖維素降解量不大,含量基本保持穩定。說明木材經高溫高壓過熱蒸汽處理后,其綜纖維素含量有所降低(和未處理材相比,降低15%左右),此時木質素相對含量略有提高(和未處理材相比,增加15%左右),即高溫高壓處理后的木材綜纖維素含量發生了微小的變化。
木材細胞壁的三種主要組分,在高溫條件下會發生明顯的分解和重組,木材的親水性基團也將因此受到影響,進而影響到木材的吸水性,當木材的吸水性能發生改變時,由其引起的脹縮現象也將發生顯著地變化,因此通過改變木材的化學組分來改變木材的脹縮,在對木材力學性能影響不大的情況下,不失為一種解決由干縮引起的開裂問題的方法。
齊春華、程萬里等人研究了高溫高壓過熱蒸汽條件下處理木材,在溫度為80-180,濕度為0一100%條件下,得出如下結論:經高溫高壓處理,木材的抗壓強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,化學成分發生了微小變化,從木材機理上解釋了高溫高壓過熱蒸汽處理對定向性改善的原因(收縮應力得到釋放),并對溫度對半纖維素的影響程度進行了分析,指出:溫度在120℃以下、相對濕度為40%以下的處理材,綜纖維素的含量沒有發生明顯變化。當溫度高于160℃時,隨相對濕度的增大,綜纖維素的含量略呈減小的趨勢。當相對濕度在60%以上、溫度在120℃以上時,綜纖維素含量略有減小,此時半纖維素降解量不大,含量基本保持穩定。說明木材經高溫高壓過熱蒸汽處理后,其綜纖維素含量有所降低(和未處理材相比,降低15%左右),此時木質素相對含量略有提高(和未處理材相比,增加15%左右),即高溫高壓處理后的木材綜纖維素含量發生了微小的變化。
木材細胞壁的三種主要組分,在高溫條件下會發生明顯的分解和重組,木材的親水性基團也將因此受到影響,進而影響到木材的吸水性,當木材的吸水性能發生改變時,由其引起的脹縮現象也將發生顯著地變化,因此通過改變木材的化學組分來改變木材的脹縮,在對木材力學性能影響不大的情況下,不失為一種解決由干縮引起的開裂問題的方法。